記得點擊上方↗關注「麥月」哦~
每天給您帶來優質的家居、家裝內容—麥月說!
————— ♦ —————
父母年紀大了,已近70,兩年前,我就把他們接到身邊照顧,想在自己還有能力的時候,盡一份孝心。
但住的越久,我越發現,他們的生活、思想,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:知識的匱乏(父母都是小學沒畢業)、語言的障礙,讓他們在城里生活得很「窘迫」,每每想起,都不由得心酸。
真心只希望我們,只要有時間一定多陪陪父母、多教教父母,別讓他們有被時代拋棄的感覺。
1、不會開電視
來我家后,首先讓父母感覺到「窘迫」的,就是智能電視了,幾乎無法適應。
開機需要兩個遙控,先打開機頂盒,再打開電視,然后等廣告,再切換好幾個頁面,才能進入IPTV。
好不容易進去了,遙控上還沒有數字,按鍵標識又小,父母看不清,即便給他們調整到電視節目,換台都很困難。
更別說,想看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了,一會兒會員、一會兒下載app、一會兒又要廣告,來回整了幾次后,他們也覺得麻煩,就都放棄了。
講真,以前我沒覺得這是個事兒,因為對我們來說,電視作用就是,打開-手機投屏,從來不看電視節目。
父母來了后,才發現,現在的智能電視,根本不是為人服務的,而是各大廣告商的天下,竭澤而漁的榨取用戶價值,堪稱「智能智障」。
麥月支招:首先,希望早一點推出操作簡單、不利益熏心、對老人友好的電視。
其次,目前打算買個老人專用平板,聽說簡單好操作,還有各種網絡節目、電視直播,看起來很不錯,打算買來試試,但愿能起到一些作用。
2、不會手機支付
大家應該都發現了,現在去餐廳、商場、奶茶店等買東西,過程都極其復雜,下單要掃碼用小程序,還要注冊、關注、領券等等,很多商家為圖效率,還不給你現場點餐,只能手機掃。
我父母之前就是,出去溜達,想回來給孩子買份薯條,結果怎麼都操作不了,工作人員忙,也沒有現場指導,最后只能作罷。
回來后,還給我抱怨說,當時自己感覺很「窘迫」,并強調自己不是沒錢,有錢,但就是花不了,這個時代太快了。
更別說,現在很多優惠,也都是在手機上團購、領券的,老人更是無從下手。
除此之外,我們也經常會看到:老人不會取火車、老人上車不會掃碼無奈下車等等,那種「窘迫」感,我們自己都能想象。
麥月支招:現在,我只要有空閑,就去給他們教一教手機的操作,一遍不會教兩遍,兩遍不會教三遍,多一點耐心,相信他們也會盡快的融入進來。
實在自己沒時間,也可以找那種專門的機構,付點錢讓他們上課,既學了技能,還消磨了時間。
3、為了貼補家用,撿破爛
對于年齡大,且沒有退休工資的老人來說,來到城里,看到干什麼都要花錢,對他們本身就是一種壓力。
我父母就是如此,看我們每天上班辛苦,花費高,自己卻什麼也干不了,就坐不住了,從開始,只收拾家里的快遞箱子,到現在,每天去小區里「搶」快遞箱子,一天賣個十幾二十塊,還覺得挺滿足。
一開始我也是阻止的,但說了之后,他們就偷著來,適得其反。
麥月支招:所以,現在我也不管了,只要不是太過分,他們開心就好,畢竟,這也是證明他們生命價值的方式之一。
只是要多做一步,給他們留出專門放垃圾的空間,避免影響家里整潔,還有就是,早晚趕他們去樓下跳廣場舞,找點事做,慢慢的,撿垃圾也會好很多。
4、開始看兒女眼色
以前不同住的時候,這種感覺還不是很強烈,同住兩年后,父母表現的越發明顯。
提前一晚上問我,第二天吃什麼早餐,生怕自己做的不合口味;
想去親戚家,也不直說,拐彎抹角的問我,最近工作忙不忙,生怕打擾到我;
牽扯到家里要做主的事,也會以我的意見為主,一點不干涉......
干什麼事情都小心翼翼,讓人無比心酸。
麥月支招:針對這一點,兒女能做的,就是多問問他們的意見,并及時給出回應,在做任何決定之前,都尊重他們,他們的底氣也會慢慢的提上來。
5、有病能忍則忍
我的父母,應該也有不少老一輩跟他們一樣的,身體有小病從來不說,都是自己硬抗,除非你哪天發現,或者抗出大問題來了,才會主動說。
我就記得有一天晚上,從老家回來,老媽下午吃了份涼皮,胃很不舒服,但都一直忍著,只是說自己累了,要早點休息,結果半夜上吐下瀉的,一晚上都沒睡好。
我們起來照顧,并勸說,不舒服要及時說,她還是那句:「我的身體我知道,沒什麼大礙。」
每每發生這些事情,我都在想,是不是住女兒家里,讓她不自在了?是不是讓老兩口單獨生活,他們會更舒服一些,到現在也沒有答案。
麥月支招:兩年的經歷,讓我也慢慢意識到我父母的性格,很多事情,說了無用,現在就打算,每年安排體檢,錢一交,不去也得去,這樣也有利于及時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。
6、來城里語言不通
我父母,在農村生活一輩子,一直都是當地方言,普通話根本說不了,到城里后,溝通成為了很大的障礙。
剛開始來的半年,明顯的感覺到了他們的孤獨感,在農村的時候,吃完飯就在門口嘮嗑了。
而在城里,白天我們都上班,孩子上學,老兩口就表現的非常「窘迫」,去也沒地兒去,等到我們下班后,給我們做飯、一起吃飯,才感覺活躍一些。
現在每天去撿紙箱子,還能稍微好一點。
麥月支招:經常讓孩子帶到小區遛彎,孩子玩耍的時候,坐在那里也能跟老頭老太太們聊上幾句,真的很有效,目前父母已經認識了我們老家那邊的兩個鄰居,一起撿箱子,也算有個伴兒,自己也愿意下去玩了。
7、頻繁被電話銷售欺騙
有的電話銷售真的很不靠譜,為此我去年就跟類似公司掰扯了兩次,給老人打電話升級套餐,他們也不懂,就「嗯嗯啊啊」,然后那邊就默認是同意了,導致每個月多扣好幾十塊錢,真的無良。
而且,現在詐騙老人的電話,真的是層次不窮。
麥月支招:建議直接將老人的手機,設置為陌生號碼拒接,能減少很多麻煩,再就是,最好用自己的身份證申請手機號,不要用老人的,亂七八糟的電話也能少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