魚鷹,其實它的真名應該叫鸕鶿,又被人稱為水老鴉,是一種中到大型的海鳥。它們主要在沿海地區或者內陸水域生活,在世界各地有所分布。
鸕鶿一般全身黑色,在陽光下會泛著銅綠色的光澤,爪子也呈黑色。有意思的是它們繁殖期頭后具白色絲狀羽,下脅處有一白斑,非繁殖期這些特征消失。
就這樣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鳥兒,在蒙古國和國內的境地卻是天差地別?
據統計,在蒙古國,當地人每天都會在貝加爾湖附近打死近30只這種鳥類。每天他們都會毀掉上百只這種鳥兒以及它們孵出來的蛋。
這些居民會隨身持著木棍在岸邊巡邏,一旦發現這種鳥出沒,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給它們來個當頭一棒。
不管鸕鶿怎麼掙扎,居民們不僅沒有表現出一絲憐憫,反而是拼命把它們往死里打,仿佛這是不是鳥,而他們的仇人。
更絕的是,這些蒙古人對鸕鶿蛋也毫不手軟。他們會跟蹤鸕鶿找到它們棲息的巢,之后會在這個巢附近挖一個深坑,把這些還未孵化的蛋一并扔進洞里活活掩埋起來。
這可不只是殺死鸕鶿這麼簡單了,這是要它們直接斷絕子孫,手法相當殘忍。
而反觀鸕鶿在我們國內的待遇,那一個叫天差地別。
在中國,現在魚鷹已經成了三有保護動物,在被保護之前,一只訓練好的魚鷹可以賣到幾千甚至上萬元,還在市場上供不應求,而在蒙古國只有「死路一條」。
為什麼魚鷹在國內和蒙古這兩個地方的待遇差別竟然這麼大?
原來,這是我們地理因素以及人文差異的不同而造成的。鸕鶿看似普通,卻有著一個特別強的能力——捕魚。
鸕鶿雖然是一種鳥,但它還有一個隱藏的本領——潛水。
鸕鶿的潛水能力是許多鳥望而卻步的。它們的翅膀不像別的鳥類具有防水功能,因此可以讓它潛入較深的水中去覓食。
讓人驚嘆的是,鸕鶿最長能潛水70秒之久,最深能潛到水下19~20米處。再加上它們的嘴巴有呈現錐狀的尖銳鉤子,這可以讓它們輕而易舉地捕獲正在水中游行的魚類。
在捕魚過程中,鸕鶿還會擴大喉嚨,以容納更多的魚。這簡直就是一個行走的「魚袋子」。
而且鸕鶿的腳蹼和翅膀也幫了它們大忙,可以讓它們在水中快速而流利地游動,不斷調整自己的動作和游行方向,以精準捕捉魚。
一旦發現獵物,鸕鶿就會全速沖擊,當魚類還沒反應過來就成了它們的盤中餐。這樣幾次下來,就沒有它們失手的,每一次捕魚過程都是「快、狠、準」,就算是比它們還要強大的人類也沒有這個本事。
當然,鸕鶿也有一點弱點:它們的羽毛不帶有防水功能,因此當它們抓到魚游出水面后,需要晾曬一下自己的翅膀,讓水分得以充分流出,才能飛行。
正是因為鸕鶿強大的捕魚能力,因此它在我們國內很受漁民的歡迎。漁民會在它們剛破殼的時候就開始對它們進行訓練,以拉進自己和它們之間的聯系,促進親密關系。
一開始小鸕鶿還不愿意下水,也不太想聽從主人的命令。漁民就會在它們腳上綁個繩子,引導它們捕魚。
等鸕鶿成功為主人抓到一些魚后,主人會獎勵它一些小魚。通過這樣的獎勵機制可以讓鸕鶿愿意為主人去抓更多的魚。
還有一些漁民想出了一些歪點子:他們會在鸕鶿的脖子上系一圈繩子,這樣鸕鶿就沒有辦法進食太多的魚類。面對饑餓,鸕鶿會不得不捕更多的魚類給主人,但自己又沒有胃口吃,殊不知自己已經落入了主人的圈套。
還有的漁民會在鸕鶿下水捕魚之前餓它們個幾天,這樣等到它們捕魚的時候就會像餓死鬼投胎一樣拼命捕魚,最后讓主人坐享其成。
就這樣,在國內的漁民與鸕鶿協作捕魚,確實為他們帶來了理想的經濟效益。憑借他們默契的合作,再加上鸕鶿強于其他捕魚方式的能力,每天幾乎可以讓漁民賺到近2000元左右的收入。
所以啊,鸕鶿在國內可謂是個香餑餑,而在蒙古國它們卻是另一番模樣。
原來,在蒙古有個叫貝爾湖的水域,它有90%的水域面積在于蒙古。作為一種常年生活在水域環境的鸕鶿,自然會在這片湖中生活、捕魚。而貝爾湖的漁民是靠捕魚為生,他們大部分的收入來源于此。
近年來,他們的漁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,捕的魚類越來越少,收入也隨之越來越少,而他們認為正是鸕鶿的捕魚使得湖內的魚的數量減少,所以才會如此痛恨這些鳥。
這些蒙古國的漁民不懂得如何利用鸕鶿來為他們捕魚,認為這些愛貪吃魚的鳥類是他們漁業上的絆腳石,打著「保護資源」的頭號對其進行趕盡殺絕。
但他們沒有想到,其實這些魚類的減少雖然有一部分是因為鸕鶿的大量捕獵,但魚類減少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全球變暖和過度捕撈。
這些蒙古國的漁民認為只要把這些鳥類全部趕走,就能讓捕獲的魚數量上升,不得不說真是一個愚蠢的想法。
不過,鸕鶿的數量相較于以前確實有所上升,并且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小的影響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